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出遊~[津輕海峽冬景色] 抵達 古牧溫泉 青森屋...Festival...祭典





祭典
第二天晚餐選擇在這裡用餐,雖然早有耳聞整個祭典屋的氣氛還有傳統蒸籠料理,可是一進入大型會場,整個壯觀的東北三大祭典的燈籠花車展現在舞台上面,非常震撼,入桌之前餐廳的服務人員會依照預約來帶位,桌上已經擺好晚上活動的時刻表,就在時間一到,準時上菜。






其實菜單的呈現方 式和懷石料理一道一道上菜的感覺也很像宴會料理的感覺,差別在於主菜的五籠蒸籠料理,雖然是擺著東北的特產料理,但是看起來就很像在茶樓的樣子有點熟悉又 有點奇妙。對了,服務人員有特別交代,筷子的封套不要隨便丟掉,打開來可以收起來,因為晚一點會用得到,仔細看一下才發現,原來背面印的是民謠的歌詞呢!








用餐到了差不多時間,工作人員開始喚起大家的注意在舞台上面, 東北代表性的三大祭典,就在配合舞台後的花車還有整齊的鼓聲笛聲舞蹈吆喝聲開始。中間還有民謠表演,原本聽起來好像鼻音轉音很重的地方名謠,搭配起歌詞看 起來就變得淺顯易懂的許多了。其實一直到整個晚上這個祭典表演,才真正的理解到,原來,為什麼這個不是位於青森市的溫泉飯店要取名為「青森屋」,原來,不 只有住宿,餐飲,溫泉,視覺上的各種體驗,都希望NORESORE(非常認真的、豐富的)來讓客人體驗青森與眾不同的魅力。
[以上精彩照片感謝同行的JIMMY & MONA竹科小情侶贊助!以下又變成手機抖抖版的照片了!]



晚會

晚餐結束後,所有在這裡的叔叔阿姨阿公阿嬤都往這個民謠劇場集合,準備欣賞民謠的表演。劇場背景以日本東北(不是中國的人參貂皮烏拉草的東北)三大祭典的倭武多(大型燈籠花車)做為背景,整場半小時的表演由太鼓師傅、三味線師傅還有穿著美麗和服的阿姨演唱民謠,雖然很多的方言對我來說即使有點日文基礎也不懂笑點在哪裡,但是整個劇場非常生動的的表現出傳統民俗表演的魅力,由其簡單的三味線在師傅的手中彈出高潮迭起的動人起伏,雖沒有琵琶萬馬奔騰的氣室,也有三味線獨特的起承轉合。


出遊~[津輕海峽冬景色] 抵達 古牧溫泉 青森屋...Dining..食堂




料理

青森屋主要的晚餐為自助式還有另一個祭典屋的東北傳統蒸籠料理,雖然還有自費的日式懷石料理餐廳,只有一個
胃 兩個晚上的我當然只有選擇這兩個地方!自助式餐廳的餐券在入住的時候會連同鑰匙給我們,卡片上面有開放時間,但是在旺季的時候,因為團體進出的時間,會建 議客人在若干時段進去用餐,只要注意卡片上面的時間就可以了。而使用祭典餐廳因為需要控制以及預約座位的關係,在報名的時候就要通知要在哪一天用餐。雖然 沒有住到三個晚上,所以餐飲都不會重複到,櫃檯的服務人員還推薦,如果對日本懷石料理有興趣,還可以自費補足價差在飯店裡享用道地的懷石料理。



自助餐的餐廳在這裡稱為食堂「溫亭」,一入口的地方並沒有豪華的大魚大肉料理來炫耀這裡的自助餐多豪華,一進入餐廳就可以看到小時候在奶奶家那種綠色打井的幫浦,看起來就可以感覺很冰涼的井水流沖在看起來很新鮮耀眼的蔬果,更令人感動的,年輕的婦人拿著刨刀削白蘿蔔還有切菜,真的感覺好像在親切的民家享用豐盛的鄉土料理的感覺!其實眼見這位切菜的太太,心裡的感覺「其實他看起來比網路上的年輕許多啦!」


這裡的自助餐的擺飾沒有西式飯店那樣放在鐵盤加熱器上面這樣豪華氣派的感覺,反而每道料理標示牌都用手寫的字跡還有基本的料理的介紹,雖然很多我還是看不懂的單字,但是許多地方料理,比方說,東北人習慣的把仙貝放在湯裡面,帆貝海鮮湯,新鮮蔬菜現炸的天婦羅,還有擠乎入口即化的現場料理的牛肉鐵板燒,還有許多當地食材料理的菜色,真的覺得可以感受這裡新鮮美味料理的幸福感!

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

出遊~[津輕海峽冬景色] 抵達 古牧溫泉 青森屋...Arriving Aomoriya




設計
不用幾分鐘就可以看到青森屋,遠遠看到網頁上傳說中的那個湖畔,這時候才開始有令人期待與興奮的心情!大廳沒有令人討厭的壁花或者喧賓奪主的水晶燈,低沉穩重的深黑色調與幾何的天井木製的設計,溫和的把青森縣南部的古民房的氣氛帶來旅行住宿的空間,大廳休息的坐椅休息的地方也是把民房中地爐的樣子,利用現代化的線條呈現出來!櫃台旁的休息空間把和式庭園巧妙的設計成很像背景畫的感覺,自然,時尚,文化與傳統懷舊的氣氛在這個迎賓的空間真的很巧妙的表現出來!聽說這個大廳是由日本建築家岩田尚樹先生設計,不只把青森縣南部民家的古房風情利用現代的方式表現出來,大廳裡的桌椅採用南部栗木木材,經由日本有名的家俱職人戶澤中藏先生的設計,戶澤先生本身也是青森縣本地人,設計過的家俱包含皇居新宮殿、迎賓館、國會議事堂、帝國飯店等,看到簡介之後才會知道,原來這個看起來簡單的大廳其實還藏了那麼多的祕密呢!




懷舊
大廳應該算是本館的二樓的地方,搭手扶梯往一樓的空間可以連結所有的設施與不同館的客房,這次住的地方在西館,也是主要客房的地方,從大廳通往西館的路上會經過湯煙茶屋,設計成很像路邊攤的感覺的餐廳,動感廣場,復刻版的青森當地人的早期生活空間,很像台北故事館的懷舊氣氛,名謠劇場,以大型燈籠花車做為背景的舞台,每天晚上可以在這裡欣賞民謠還有三味線(傳統的三絃琴)。





客房
大廳入口出處為本館,如果以一般的電梯的樓層是位於二樓,而往下走到一樓的地方主要的通道都可以連結西館與東館。這次住的地方也是在西館,全部客房絕大部份的房間都是日式榻榻米的房間,如果真要有不同房型的區分,聽說只有少數和洋式客房在本館,因為客房空間的關係,本館大部分保留給日本本地客人,而西館格局看起來稍微寬闊且景觀比較好的地方則保留給大部分來自海外的客人,酒店部分也擔心海外客人住不習慣日式的房間。西館的電梯一下樓就可以抵達餐廳,經過復刻復古情調的走廊就可以抵達溫泉還有劇場的地方,基本上對於無障礙的空間設計來說,全館的移動算是非常方便了。全部客房都設備有個人衛浴,體貼準備要去泡湯的客人,飯店準備好小袋子方便放毛巾或浴巾還有盥洗用品,真的非常的貼心。房間大概是十個榻榻米大,其實感覺好幾個同學一起來住一起打牌聊天喝茶到三更半夜應該都是很適合的地方。和式桌上一抵達就幫客人準備好本地的名產甜點,日本稱的"饅頭"和我們台灣熟悉的饅頭不同,日本的饅頭都是有包甜餡的甜品,搭配口味偏苦澀的日本綠茶剛剛好!房間內沒有辦法使用無線網路,唯一可以免費上網的地方,就只有拿著自己的電腦,到大廳使用了。

出遊~[津輕海峽冬景色]起程 青森...bound for Aomori

起程



津軽海峡・冬景色 (歌者: 石川さゆり)
作詞 阿久 悠  作曲 三木たかし
上野発の夜行列車 おりた時から
青森駅は雪の中
北へ帰る人の群れは 誰も無口で
海鳴りだけを きいている

私もひとり 連絡船に乗り
こごえそうな鴎見つめ泣いていました
ああ津軽海峡・冬景色

ごらんあれが竜飛岬 北のはずれと
見知らぬ人が指をさす
息でくもる窓のガラス ふいてみたけど
はるかにかすみ 見えるだけ

さよならあなた 私は帰ります
風の音が胸をゆする泣けとばかりに
ああ津軽海峡・冬景色


由上野開的夜行車 下了月臺
青森驛 已茫然兀立於紛雪中
北歸旅客成群而出 緘默無語
只聽得海濤拍岸 陣陣浪聲

一人獨自登上渡峽客輪
放眼 只見海鷗忍凍孤飛 不由傷情 泫然欲淚
啊.... 津輕海峽冬景色

『北方盡頭就是龍飛峽』
識途旅客伸直了手 指著遠方
但熱氣濛濛的艙房玻璃 擦了又擦
只見濃霧遮路 茫無所見

親愛的 等著我 我就要回去了
風的聲音在胸中迴盪 不由傷情 泫然欲淚
啊.... 津輕海峽冬景色」

這應該算是我第一首認識的演歌吧,旋律鋪陳起伏,歌詞內容每句間把景色與一個人旅人的心情描述的很有畫面。

好啦,都是這首歌,打敗原本還有想到的九州或者京都的旅行!

抵達
畢竟自己不是沒有住過日本鄉下的人,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直飛的包機一抵達青森機場,還是忍不住「啊!果然是鄉下啊!」的心情!(甚麼嗎?!自己明明也是鄉下人!)飛機一點半左右抵達,加上通關的時間,其實是可以順利搭上兩點整從青森空港往青森車站的巴士,可是自己陰錯陽差的錯過巴士,感謝好心的另外兩位一起當分母,搭計程車直接前往火車站!











又來了!到火車站,剩下三分鐘有一班特急列車,再來就要四十幾分鐘才發車,好在青森車站旁邊就有一個百貨公司,隨便晃一下應該不是問題的!少了演歌歌詞中的「下雪中的青森車站」那種淒涼感覺
特急白鳥26號 15:47,青森車站準時出發前往!
特急白鳥是連結北海道與本州之間重要的列車,從函館車站出發前往目前新幹線最北站八戶車站,主要由JR北海道公司經營的路線,不知道為什麼就感覺特別親切,中間穿越輕津海峽,可惜沒有機會去體驗一下這種特別的感受,最後一天如果我發了神經,應該去嘗試看看吧!

車子抵達三澤車站,慢慢拖拖拉拉的我們差一點又錯過了免費的接駁巴士,好在路口的紅燈拯救了我不想要拉行李走路的雙腿,其實散步10分鐘步行範圍是可以到的了的!





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東京 15th Anniversary of First Visit in Tokyo


(超級感謝AIRLINES.NET神奇的網站竟然可以找到這樣歷史的照片)

十五年前的八月份
當周圍同學忙著放榜或者找補習班重考的時候
已經去英國遊學一個月回來的我其實更在意的是甚麼時候可以去東京
英國遊學畢竟是一種酬庸性質的獎勵
當時考上大學最重要的目的~為了可以去東京!

我還記得自己抱著錢去旅行社訂飛機票到東京的事情
航空公司選擇那麼多,只因為廣告歌曲還朗朗上口就選擇了國泰航空
我印象很深的是原本預訂了8/15的國泰CX451前往東京
因為家裡的小阻礙讓行程延後了兩天

我還印象很深六七點多一大早爬起來企圖叫醒一躺下去就很難爬起來的我弟弟
當天他還是出賣了我沒起來,害我一個人拎個行李走到火車站
因為我知道那裏可以有計程車搭去台東機場
我記得是搭第一班復興航空八點多的飛機
在機場畫完位子還躲在廁所裡面
怕被我媽抓到拉回去家裡面
搭了飛機到台北松山機場換國光號的車子還是特別緊張
因為我幻想著我媽媽搭乘下一班飛機追過來拉我回家
我企圖回想遊學團時所有的燈機報到過海關的程序
雖然很土的站在票務櫃檯十幾分鐘排到隊伍之後才發現不是在那裏劃位
我還記得登機門口的印度籍的空姐說我那雙涼鞋很好看
第一次自己出國自己搭飛機的緊張興奮與雀躍到現在還清清楚楚放映在眼前

這一切的偷偷摸摸
都來自我自己一個無聊的應許
和一位我這一輩子第一個認識的海外朋友
這一位求學期間鼓勵我讀書的好朋友
這一位讓我經過日劇以外可以認識日本的好朋友

成田機場已經看到他熱烈歡迎揮手的樣子
第一次在日本的晚餐是樂雅樂的豬排丼(カツどん)定食
第一次把自己放在日劇情節裡面的異想世界中
他家的電話響起來
奇怪反映的表情

時間到了
留在桌子上的字條被閱讀到了
母親大人打電話來了
電話上甚麼都沒有說的寧靜結凍的空氣可以明顯感覺到三千多英里外他的憤怒
只因為他覺得一個暑假出國兩次是天大無比的罪惡
卻沒有鼓勵我因為自己的夢想打工存錢所換取來的成就感!

下定決心每日三句五天十五句的學習日文當時根本沒有實現
為了"今日はいい天気ですね”背了兩三天
現在電話接起來用日文直接和日本的廠商討論內容是家常便飯之一

手上幸運帶許下"我會再回來日本"的願望一點都沒有挑戰性

逛遍了早稻田大學才明白那時候隔一個月的開始我的人生準備應該面臨怎樣的生活

自己搭錯的NOZOMI號新幹線列車現在竟然每天也奔馳在台北高雄之間

這個朋友現在已經結婚有兩個小孩了


十五年後
一樣的八月仲夏
早了兩星期
這次為了工作


同樣的CX451
一樣的我這個人
好奇妙的時間軸的變化

這次會是甚麼樣的旅程呢?

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清酒 My Sake Life

這輩子讓我第一次發現原來清酒也是可以入喉的酒精性飲料
那應該是我親愛的BAHULYA一姐以及溫熱過的月桂冠

可是真的接觸到日本酒的奧秘
應該是在台灣有"日本酒達人"的吳裕隆大哥(MR. SAKE)
雖然他跟我解釋過了兩萬變日本酒,清酒,燒酌的差異
可是沒親自品嘗過看過的話怎麼會知道呢?

我也只知道喝可爾必思沙瓦(可爾必思+蘇打水+燒酌當基酒)
或者知道梅酒甜甜的冰冰的好入喉

全然不知道這些都和日本酒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吳大哥說過欣賞一瓶日本酒的好壞應該從瓶身開始看起
瓶身的外型有如欣賞美女的曲線一樣
顯然他是認為我這種哈比人對哈比美女(哈比瓶裝)的酒比較有興趣
所以才送我這小瓶酒的吧!



這瓶酒應該是今年三月的時候送給我的,放在我家被我帶回台東又帶回台北
始終沒有機會可以開來品嘗,畢竟一個人喝酒還是非常苦悶不幸福的感覺
對我自己的解讀來說!

說說這瓶酒的背景吧~
這瓶酒稱為"醴泉"
日本中部地區養老町這個小地方名為『玉泉堂』創業已經有200年的酒造所釀造的清酒
更多詳細介紹~請容許我跳過以免犯下更多誤導的資訊

為什麼終於打開來品嘗了,這都要歸功於我的離職PARTY喝得爛醉的W同事
以及兩個超級阿撒利周末沒有酒不行的女性同事L小姐與J小姐
W同事的離職PA竟然在兩小壺清酒(未知品牌)以及淡得有如可樂的兩杯長島冰茶之後
醉倒與吐倒在我們的二次會的小酒館
這下尷尬了,沒人知道他家在哪,為二男性同事只有我和W先生
在大家因為周末沒酒掃興的離開之後,L與J小姐陪著我一起把W先生扛回我家
(就說他們兩位很MAN!),讓W先生熟睡之後
我們三個開始抱怨星期五的晚上竟然在如此掃興的狀況下結束!
(這兩位小姐分明就是來要酒的!)

BAILY'S被嫌太娘,其他的調酒用的基酒不是我的財產
就在此時,想起這小瓶綠色醴泉.....是該他出場的時候了!

打開瓶蓋就可以聞到很舒服的米香,而不是印象中的刺鼻的酒精味
加上一點冰塊與WHISKY杯三杯平分之後
大家一起為這次"拯救W先生"任務的成功乾杯.....
加上冰塊冰鎮過後的醴泉,香醇順口,停留口中一會可以感受到淡淡的清香

這.....太讚了吧!
難怪是吳大哥這位MR SAKE特極推薦的好酒!

言談八卦之後,大家也都把自己八分滿的WHISKY杯裡的清酒解決了
(不愧是女酒鬼們!)
正當準備再開另外兩小瓶來自九州宮崎的燒酌
小瓶子打開來比較強烈的酒氣阻擋了這兩位女酒鬼續杯的意思
繼續聊到兩點多之後各自鳥獸散!


他其實沒那麼糟啦,這兩瓶酒來自九州宮崎的雲海酒造
一瓶名為大河之一滴 另一瓶為那由多之刻
均屬於雲海酒造的貯藏酒,需要花長時間在特定條件才有辦法釀製的燒酌
竟然被這兩位女酒鬼嫌棄,真不之酒匠的用心良苦


如果稍微翻譯一下這兩瓶酒的身世
就可以讓你小小尊敬一下
那由多之刻是由精選蕎麥與九州清澈的泉水,經過細心的過程所釀製的燒酌原酒。
長期存放在樫木製作的酒桶中存放在恆溫的隧道內長時間熟成,產生出濃厚的酒香。
(是我們錯怪那個酒氣了!)

而存放這些本格燒酌的地方,正是神祕又安靜,與世隔絕的高千穗的
隧道裡面
我又錯怪他一次了!

雖然這樣說,這回再次舔一舔這瓶酒的味道,果然是屬於濃厚口味的,偏一點辛口
(小辣的口感)
對我來說直接加冰塊這樣入喉食在有點困難
今天想到的閒情逸致.....來個燒酌版的SCREW DRIVER好了

陶晶瑩廣告的那個柳橙汁加上整瓶的50ML的大河之一刻

整個是有相當的順口清涼,跟剛剛的感覺完全不同(廢話!柳橙汁那麼多!)
雖然還是有點溫溫熱熱的燒酌的口感,但是在柳橙汁與冰塊的攪局之後
這個長時間熟成的大河之一滴.....就讓我在一個廣告的時間解決了!

沒FEEL....這個快就一瓶處理掉了....
正才這樣想的時候,其實,小小的後勁開始攻擊自己的意識
我沒那麼弱啦,雖然是冰冰的入喉,可是胃還是可以感覺到燒酌帶來的溫溫的感受
小小有感覺到他的威力喔!
不愧是所謂的『長時間熟成』的酒....

我又開始佩服這些懂得品酒還有釀酒的師傅們!

敬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