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年沒發言了!
昨天在BBS版上面看到的新聞
忍不住想起心中無限的OS~~~
: 台東縣長鄺麗貞面對連任競爭壓力,
昨天下午她參加一項旅遊業座談會時,脫口說出「(做海洋保育員) 6個月有300萬元,那我就不選了」讓幕僚嚇出一身冷汗。
: 縣府隨後澄清,鄺麗貞沒有別的意思, 這句話只是凸顯她期待台東縣觀光發展能跟澳洲大堡礁一樣, 旅遊觀光業與老百姓都有錢賺,她就心滿意足。
: 昨天下午20多家旅遊及航空業者在台東娜路彎大酒店舉辦「 擴大旅遊內需,迎接陸客」座談會。鄺麗貞致詞時說,縣府一直很努力配合旅遊業推動地方觀光, 但台東交通不便是發展觀光的瓶頸,她對總統馬英九喊話, 希望馬總統記住去年競選時對台東民眾的承諾,「政府長期以來虧欠台東人太多」。
: 鄺麗貞還說:「民意如流水,可以隨有心人士操作,起起伏伏, 台東縣政府近年在地方建設上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 我施政禁得起檢驗」,她接著以澳洲大堡礁全球徵保育員引發的話題,脫口說出「做( 保育員)6個月可以有300萬,這有刺激到我,那就不選了, 來報名看看」。
: 台東縣觀光協會理事長楊文達指出,台東交通不便, 改善交通是中央的事,如果台東搭火車到高雄時程能縮短為2小時, 台東到台北只要4小時, 南迴鐵路各對號列車若能班班都到新左營站銜接高鐵, 對台東觀光更有利。
: http://udn.com/NEWS/DOMESTIC/ DOM7/4786101.shtml
撇開這位女人的"國際觀"與"政治糾紛"的議題不談
就針對澳洲保育員全球超優的工作這件事情
真不知到他或者一般民眾看到了問題的癥結與實際的效應為何?
幾年前因為他的幕僚邀請,我曾經參予一些意見上的討論
當時我曾經跟他提出幾個方向上的淺見:
1.若是需要增加"旅行團觀光客"來台東的意願
這只需要與業者之間的協調促銷以及優惠方案即可
畢竟觀光團訪台的行程非常少以台東作為"唯一目的地"
這種情況之下 交通必然還是以巴士客運或者偶爾的火車運行
火車運行通常不是一定要安排週末需求很強的時間
二來行程必然先以花蓮或高雄之前往來台東的景點
而這兩地與台東之間的交通均在2~3小時左右
何來不便的問題?
如果以"鄺縣長"曾經考察過的"歐洲"與"北海道"行程相比較
抵達時立刻拉車四五小時的狀況比較起來
團員都可以接受了 兩三小時的花東或高東有什太大問題
2.觀光團成效畢竟僅在於旅遊業者包裝的行程路線之下
"指定"的若干飯店 餐廳 購物店受益
這對於不管在自己的部落勤於創作保存各自文化特色的原鄉朋友
或者山林海邊辛苦經營民宿或者餐廳的築夢朋友
或者是在市場上農村裡對自己種植農作物盡心盡力的農家們
並不會有直接的效益
那這些或者更多要靠那裡來呢?
當然是本身已經在台東的朋友的口耳介紹
或者更重要的是對外的重要的媒體或者旅遊雜誌書籍的強力介紹
換言之 也只有"自助旅行"或者"探訪親友"的外來旅客
才有機會直接接觸到這一面與旅行觀光團不同的台東最與重不同的一 面
有空去誠品翻翻海外遊客的自助旅行的書
英文版的LONEY PLANET INSIGHT
日文版的地球步行之道 等等
翻翻對於台東介紹的頁面 少之又少
而且大部分的內容僅只有提供"水果街" "知本溫泉" "綠島"而已
更不用說海外的書局裡面時效性更快速的熱門旅遊雜誌
如果有一筆預算重新邀請這些出版社來認識台東 進而做深入報導
甚至將不同興趣的雜誌針對不同業者來深入報導
如ACTION ASIA針對亞洲各地的戶外活動
潛水 衝浪 登山等海外專業雜誌
當我把這個現象跟建議當面與這位大姐提出時
他只回答我:
"那你可以幫我把這些書還有雜誌的出版社列出來告訴我好嗎?"
我記得我當場回答
"這應該是台東縣觀光局的職員應該做的事情吧?!!"
(心中的OS是 我又沒領你的錢!)
甚至我也將在國外工作時的經驗與他分享
提出在主要的國際連鎖飯店裡 都會針對不同國籍客源安排特殊的
"GRO"或者"PR"的職位
GRO則為Guest Relation Officer
PR則為Public Relation
除了在酒店裡面提供該國籍的旅客對於住宿期間的任何問題的協助
更重要的是隨時將酒店的資訊隨時與各自國家的分公司即時公佈
並且協助相關公關活動的溝通策劃的事宜
台東縣政府的觀光局如果有心推廣
其實是應該應聘類似的職務來做這樣的對外發言的工作
所以可以針對"英語系國家"與"日語"這兩方對台灣最大的需求
視情況則增加目前來台訪問人數急增的"韓語"市場
英語系國家的PR甚至可以邀請新加坡或者馬來西亞的華人
因他們的華人背景對台灣的各種文化接受度高 減少文化差異上帶來的磨合期
而流利的英文表達說寫能力可以幫忙編輯相關的新聞稿或者網頁與媒 體關係
可是這樣的建議被旁邊的"幕僚"人員 某位農業局還是林務局一類轉觀光局
非專業本業出來的官員用一句話嗤之以鼻的回應:
"公部門人事應聘有一定的程序"
而否定了可以對外直接發言的機會
回到澳洲大堡礁保育員的工作一職來說
大家似乎只看到了"錢多""事少"的誘因
可是
對於大自然保育的任務以及流利的英語能力可以面對國際媒體
是有多少人可以勝任的?
澳洲政府利用"話題"來宣傳
不用利用"海角七號"或者任何第三媒介
直接自己創造話題來吸引全球的注意
這樣與其花錢在CNN BBC 半島或者任何一個單一國家的單一媒體所花費的廣告預算
以及可以得到的回應效益
是放在CNN的黃金時段30秒的廣告效益大
還是自己創造出全球話題的延續效益來的久而已大呢?
或許在這之前 認識或者不認識澳洲的人
可能都只有各自瞎子摸象的方式認識澳洲
日本人可能只知道澳洲是便宜的購物天堂
臺灣人可能只知道澳洲是台灣移民的天堂
歐洲人可能只知道澳洲是原住民還有流放的英國人居住的地方
不管怎麼樣
現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澳洲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
這才是澳洲政府brainstorming之後成功的"廣告效應"
而在這之前 其實澳洲本來就已經有一定的觀光客來源了喔!
將第二件事情拿來澳洲這件事情相提並論
台東觀光局真的有那麼多觀光業的發展人才
有那麼多媒體公關業的宣傳人才
有那麼多企劃行銷的專業人才嗎?
又或者台灣整體的觀光局是否有澳洲觀光局的這樣"魄力"及"創意"
還是只是單純的寄望陸客來台所帶來的效益呢?
半年一年前的鯉魚山賣出三顆芒果的阿姨不用難過
因為旅行團的"觀光客"只會去買"珊瑚""寶石"
而這些是甚至你問台東人都不見得知道哪裡可以買得到的東西
而自己回過頭來想想自己出國觀光的經驗
6888元泰國五日遊
16888巴里島五日遊
有誰記得多少泰國現在流行的創意文化產業與美食
有誰記得巴里島有多少美麗無瑕的夕陽沙灘還有寧靜的田園
有誰知道多少泰國創意品牌以及美麗迷人的泰國絲相關產業
有誰知道泰國政府花多少心思將"泰國料理"推廣到全世界各地
有誰知道巴里島傳統手工巧妙製造的手工藝品或者充滿文化特色的雕 刻品
應該只記得鱷魚皮皮件 錫器 燕窩 蛇皮等佣金進入導遊&旅行社口袋的購物店
應該永遠只吃的到海鮮螃蟹中國菜而忽略了泰國或者印尼傳統料理的 口味吧?
哪!這樣的情形 也要發生在台東嗎?
那都不是交通的問題
是"整體發展"以及"觀光產業認知"的問題!
在社教館旁邊那棟大樓裡的人
有誰會醒過來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