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無名要搬家了,把以前我覺得寫的怎麼那麼好笑的文章保留下來----
posted by 10Aug 2010
我沒有得罪任何人,也沒有要展開網路口水戰的用意,也用不著來取甚麼暖,只是希望利用這個工作經驗上面遇到實際的狀況,讓業外的人,消費者也好,可以了解,"服務業"這件事情是牽涉到很多細膩的環節,而不是只有單純的"價錢"或者"心情"!
可是,恐怖的事情,旅遊產業這個行業,或者延伸更寬廣一點,所謂的生活休閒產業,一但踏上了,就有如染上鴉片一樣無法輕易的抽身,畢竟,和面對永無止盡的數字,或者冰冷的機器
,或者充滿壓力的文字或者條款,我們面對的是更有趣的挑戰。
我的第一個工作是旅行社票務的工作,其實在還沒有接觸過旅遊業之前,我也只搭過兩次越洋的航班還有一次日本遊學的經驗,憑著大學在觀光系選修的票務兩學分課程,還有不怕死的勇氣,我竟然去應徵了直接面對客戶最頻繁的網路票務旅行社。我還記得老闆是花半天的時間教我怎麼用系統訂機位,怎麼看票價,下午,我就完成了第一筆交易,我還記得是早去晚回的泰航台北香港的班機,客人是要轉往廣州的台商。以前覺得,航空公司遙不可及的這些深奧的知識,我不但要比打電話來的客人更熟悉航空公司的票價與航班時間,平常還會利用旅遊雜誌報導上面的航空公司的評鑑與客戶回應當做自己的知識,做為有利的分析與介紹的基準,甚至要比航空公司票務人員更有彈性,幫客人分析實際上的需求,不論是在時間,服務品質,機隊選擇,甚至幫忙客人規劃航空公司常客會員計畫等等等等。
漸漸的,近從日本的大小城市或者鄰近的香港澳門,遠到歐洲甚至東歐名字都發不出來的的小城市,或者美國阿肯薩斯州的小機場,還有非洲大地坦薩尼亞的大城,甚至連很多票務人員都不愛接觸的的環球機票,靠著平常愛看航空公司的官方網站資訊還有自己愛神遊的個性,每一次詢問都當作是自己也要去旅行一樣的心情,雖然無法克服自己需要面對一大堆的煩瑣的指令來完成開票的程序之外,其實對我來說,讓每一通打電話來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預算和計畫之中,得到滿意的機票旅程安排,甚至回到台灣之後還撥通電話,問問旅程如何,航空公司滿意嗎,行程中有無遇到特別的狀況,這些小動作有時候都會得到電話或者網路的另一端有特別開心的回應。忙了半天,追了超級久的後補,機為差點被航空公司取消,自己不小心報錯價錢要厚著臉皮跟客人解釋,這些所有的壓力,都可以在回來之後一通"謝謝"的電話,一張來自異鄉城市的問候的明信片,或者印有當地地名的小小紀念品,把這些緊張到差點心臟病或流眼淚的情緒轉化成開心的成就感。
更奇妙的,回到家裡,即使家裡面沒有電腦還有網路的時候,下了班泡在網咖,不是為了交友網站,也不是為了魔獸,只是希望可以把今天甚麼特別的情況,可以即時的跟BBS的網友們分享。
http://bbs.ntu.edu.tw/cgi-bin/readgem.cgi?board=TourAbroad&dir=F0T82MPI&type=index
裡面跟機票有關的文章,而且都是同一個帳號,文字敘述方式跟我差不多,大概都是我花掛網寫出來的東西吧!
想想這個工作上的來的成就,自己最大的收穫,當然是自己可以自在的選擇每一趟旅程的方式,控制在自己理想合理的預算,進而將每一次旅程都轉換程一趟投資,聽起好真的是非常一石多鳥的好工作呢!
愛四處旅行的人把機票搞懂了,接下來就是要搞懂飯店這回事。在一次巧合的機會,打包好快要三十公斤我也知道會被要求付行李超重費的大行李,獨自一個人前往了海外的渡假酒店工作。一晃就是三年多的時間,在這裡才發現,飯店又是另外一個夢想的開始。有人說,旅行就是夢想的實現,那麼,旅行社應該是開始發夢的期間,飯店應該就是讓夢更美的過程。一趟假期除了飛機上地球任何兩點平均不會超過24小時的航程之外,再來更長的時間就是在"住宿"的這個地方。不管是甚麼等級的飯店,不管是甚麼樣形態的住宿條件,這一張床還有這個屬於自己這個假期掌控全最高的處於異國的獨立空間,扮演著這趟旅程中一半以上的角色。一個幾公頃的渡假酒店裡面,來自世界各地的員工,面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國籍還有語言的渡假觀光客:
有法國的客人一到了飯店就大聲咆嘯"為什麼這裡這麼多亞洲人?"
(而這個渡假村還是在亞洲某渡假勝地)
也有完全不會說英文的義大利年輕女子,每天跟我們比手劃腳想要告訴我們好多事情,可是我只能像是看著默劇一樣猜測他想要說甚麼!
也有獨自前來旅行的日本老太太,一個人回憶起多年前他和比他先走一步的"旦那樣"曾經在這個渡假酒店還有度假小島一起共度的時光與足跡。
也有來自俄羅斯的一對老夫妻,在完全沒有員工會說俄羅斯文的情況,輾轉發現太太說一些法文,先生說一先德文,就這樣找來會說法文的同事還有把我在大學曾經學過的德文,陪著他們聊著他在俄羅斯的生活,還有二次大戰他先生曾經創下的豐功偉業。
(還很驕傲的給我看他和戈巴契夫的合照!!挖賽!)
除了面對觀光客的互動,生活在異國的文化還有語言環境,還有世界各地的員工,每一件小小的衝擊都給我比教課書或教室裡面更多樣化的知識。
原來在每一位看起來都非常健康小麥色皮膚的峇里島上的印尼人或者泰國南部普吉島,也有許多跟你我一樣曾經接受過華語教育,流著華人血液還有思想,甚至信仰著一樣的神祉的潮州人後裔。
原來,印尼和馬來西亞這兩個國家的語言有將近八成可以互通,同屬MALAYU BAHASA的語言,換掉一些音調還有用字,馬來西亞人可以和印尼人互相流利的聊天呢!
原來,日本更多更微妙的特殊文化習慣,並不是我們在日劇中每天看著木村拓哉或者SMAP就可以理解的呢。
原來,韓國人過著比我們更尊行儒家精神的生活,就連平常與年長幾歲的大哥大姊同桌吃飯,吃飯的順序還有敬酒這些都是非常多的學問呢。
原來,面對西方的共同工作的同事與環境,聰明且有效率的流暢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多重要,學校沒教過自己也沒學好,可是又不得不加緊步伐的一件事情。
太多太多的原來,就在每天的生活,工作,接觸中了解,認識,同時,更重要的,我也更認識與認同自己的文化的多元,歷史的悠久與包容,甚至,開始覺得自己對於這個應該要理解的文化與土地不夠熟悉,因而感到自己的渺小而學會謙卑。
我也選擇的航空業,雖然自己的表現無法在原本理想的部門任職,但是就在工作之中認識航空業更為複雜而辛苦的環節,每一位角色都各自扮演著令人尊敬的角色,默默的為一趟完美的飛行善盡不為眾人所知的努力,一趟完美的飛行結束之後,在與機長交班的一刻,心裡其實是感覺到自己的參與所得到的驕傲與成就感,同時,更為每一次完美的飛行致上最深的敬意。
旅遊業何嘗不是將這幾個完美的故事,利用更多元的企劃與詮釋,將每一次的旅行組合起來。
各地觀光局第一手將最新的情報轉達給企劃人員,利用最直接與最即時的旅遊訊息讓企劃人員消化過後,進而轉化成另一趟旅程的開始。
透過與不同範疇的達人合作,有機會學習到清酒香醇迷人的故事,登山與生態達人帶領我們接觸大自然動植物生態的奧秘進而對這塊土地抱持更尊敬的態度。
高爾夫球達人教我們小白球在社交場合的重要一門課。
滑雪達人帶領我們衝向銀白色的冰雪世界。
美食達人教我們如何從食材到餐廳的擺飾來讓飲食文化提升到更高的一個層次。
潛水達人領導我們從地面上的五光十色前進到海洋世界裡的花花世界。
還有太多太多的合作案,每一次的合作,都代表者一次的學習,一次消化,進而昇華成為另一個層次的旅遊體驗。
漸漸的,"體驗"便成為了旅遊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具。
而這項工具,也是另一種重要的態度,用來接觸這個世界。
而這樣的經驗可以延續到更多元化的休閒產業,我相信,將來的旅遊業,不僅僅是賣機票訂飯店或者出團的單純角色,這個發展,可以是多元而且充滿各種無限可能的!
其實,我也只是把這包鴉片抽完,換下一口嗎啡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